寒梅梅小说网

第88章再考

天才一秒记住【寒梅梅小说网】地址:xnhanmei.com

作者有话要说:寒风瑟瑟中,顾青云等人正在排队,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。因为现在的天气很冷,即使现在是三月初九,仍然是春寒陡峭。

其实前几天的天气是很好的,春日融融,温暖宜人,当时大家心情舒爽极了,一大帮举人相约到郊外踏青。说是踏青,其实是去寺庙里占卜问卦,想求个上上签。这个时候,大街小巷的算命摊子生意特别火热,特别是那些据说比较灵验的道士或和尚。

做这些并不丢人,事实上,不止他们考生在做,考生的家人更是从正月就开始做了。

这次他和方子茗都去考,简薇和夏氏就天天乘车到寺庙,等到了山脚下,再一步步地爬上寺庙烧香拜佛,不知捐出多少香油钱。连氏要不是要看着小石头,也会亲自去的。

那天他们一大帮人就是去拜祭文昌帝君,有些人则会祭拜魁星,尤其是福建省的考生,更是会在考之前买青蛙或乌龟放生,以此方式祭拜魁星。

当然,考前两天拜祭孔庙是一定的。

顾青云见自己宅在家里太久了,就和他们一起出去散散心。虽说祭拜这些都是一种心理安慰,应该不准,但你不祭拜别人祭拜,那自己的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,万一因为不去做,本来可以中的偏偏不中呢?

大家都是一样的心理。

顾青云按例祭拜完后,才有心思四处看。这才发现,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临,迎春花开始绽放,路边的麦田里也长满了青草。

众人都很高兴,还吟诗作对抒发一下振奋的心情。

结果还没高兴几天,三月初七前明明天气还很温暖,可一转眼,风就变得凛冽起来,北风一吹,冬天华丽转身,早晨竟然还有雪花!于是气温直线下降,恍若仍在寒冷的冬日中。

朝中的大臣一看不行了,家中有子侄要考的非常担忧,就上奏折请求皇帝让考生们穿暖和一点,起码穿个皮衣或毡衣啊,这个比较难夹带。

事情结果如今看他们惨白的脸就知道了,有一帮子大臣反对,说前朝可以穿皮衣和毡衣进场,结果舞弊之风愈烈,坚决反对开这个口子。

本朝规定四品以上的京城官员都必须上早朝,四品以下以及地方官必须得到皇帝的传召才能上朝。

以方仁霄的品级当时是不知道早朝发生的事,可这种消息等一下早朝就传得人尽皆知,那些家有考生的人气坏了。

方仁霄也是如此,回来就吹胡子瞪眼,怒道:“这么冷的天就几件单衣怎么能御寒?”说着就一一数落那些反对的大臣,最后总结道,“真是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,轮到他们自己就该跳脚了。”

顾青云暗自忍住笑,很少见到方仁霄这么气急败坏的样子,就干咳一声才说道:“老师,以前你们考的时候都不能穿皮衣,我们不能也正常。”估计有些人是担心夹带作弊问题,有些人就纯粹有那种隐秘的报复心理。

凭什么我考的时候抖得像条狗,轮到你们这帮后生就可以穿暖和了?不公平!

不患寡而患不均,这才是至理名言啊。

“老夫之前考的时候可没那么冷,这是二十年来最冷的一次了。”方仁霄摸摸顾青云结实的胳膊,叮嘱道,“这次一发觉身体不舒服,就停止考试,不可硬撑,身体最重要,你还年轻,下次还可再考,老夫就不信下一科还会这么冷。”按他的推测,这次弟子能正常发挥,就应该能中的,只看名次前后而已。

可偏偏是如今这个鬼天气,就增加更多的不可预测性。

“老师,您放心吧,我肯定是以身体为重的。”顾青云不用别人叮嘱也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最终在会试开考前,朝廷颁令:“凡考试举人入闱,皆穿五件以下拆缝衣服,单层鞋袜。其马褥厚褥,概不许带入。至士子考具,卷袋不许装里,砚台不许过厚,笔管镂空,水注用瓷,木炭止许长二寸,止带篮筐、小凳、食物、笔砚、风炉、木炭等项。考篮一项,如京闱用柳筐,柄粗体实,每易藏奸,今议或竹或柳应照南式考篮,编成玲珑格眼,底面如一,以便搜检。其余别物,皆截留在外。如违,治罪。”

和往年不一样,这次可以携带的物品规定得更加详细,特别是对他们考具规定更是细微,比如卷袋不许装里,砚台不许过厚,笔管要镂空,注水入砚台要用瓷的,木炭只许二寸大小,考篮也开始统一规格等等,不过大概是因为天冷,可以带风炉和木炭进去。

所谓的风炉和五更鸡功能类似,但风炉一般专用于煮茶的炉子,像一只鼎一样,有三足两耳,炉内有厅,可放置炭火,炉身下面有三孔窗孔,是用于通风的。风炉最上面有三个支架,用来承接煎茶的。炉底还有一个洞口,可通风出灰,其下有铁质的底座用于承接炭灰。

有风炉就可以烧热水喝了,万一生病还可以用来煎药,比上次会试好多了,不用喝冷水。

还记得规定刚一出来,京城马上就有符合会试规定的考篮卖,还卖得特别贵,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商人消息的灵通。

真的怀疑背后的老板就是皇帝他亲戚之类的,要不然怎么那么及时就推出考篮了?

虽有炭火,只是一想到这天气,这温度,众考生顿时就郁闷了。于是,接下来的时间里,京城各处的寺庙香火又突然旺盛起来,大家开始祈求天气赶紧变暖,不求和前几天一样,和三年前一样也行了,标准下降。

可惜没用。

没办法,顾青云只好调试好心情,保持心情平静等待考试。在考试前一天的下午,他是什么事都不做,更不会外出放松,主要就是躺在床上睡觉,因为这次他进考场的时间被安排在子时,即半夜时分。

这天下午,就是小石头也被勒令不能打扰顾青云休息,小家伙感受到家中凝重的气氛,竟然一直安静地玩着自己的积木和七巧板,没有蹦蹦跳跳大声吵闹。

顾青云醒来后听到连氏的赞扬都惊奇不已,想不到小家伙还会看人脸色,这么乖巧,让他忍不住把他抱起来举高,听着儿子无忧无虑的笑声,他只觉得自己的心情都变好了。

本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内阁大学士、大理寺卿白烨,他的父亲是大儒白致远,此人是皇帝的死忠。

当主考官的名单公布后,顾青云等人马上去找白烨的著作看,重点是看他是否写有怎么判案子之类的,毕竟人家的主职是大理寺卿,掌刑狱案件审理。但遗憾的是,白大人从来没有出版什么书籍。

好吧,这次他们只好又死心了,不了解就不了解,和上次一样。

方仁霄对白大人的印象只有“君子端方,温良如玉”,深入一些的就不知道了,毕竟没有交集。

不能走捷径,只能靠实力了。

“青云,到你了!”方子茗拍拍他的肩膀,打断了顾青云的回忆。

顾青云点点头,今年方仁礼没有来京赶考,不知道是不是放弃了还是等下一科?不过他觉得方仁礼不会轻易放弃的,毕竟坚持那么多年,很多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,不考出个所以然来怎么甘心?除非方仁霄或谁帮他候补到一个好地方做县令,要不然还是会继续考下去。

照旧要经过搜检,只是顾青云觉得这次检查特别严格,想起去年江南某个省考乡试时发生的科举舞弊案,难怪现在他们考会试这么严格,什么都只能穿单层,包括他头上戴的帽子。

这次进考场前,同样要经过头门、二门共两道门,有士兵排成两行进行搜查,比三年前多了一倍的人手,他们检查得非常仔细,顾青云几乎全身脱光,还要被检查口鼻和头发等。

考篮里装着的东西更是被反反复复检查几遍,明明他的木炭尺寸是符合规定的,那些士兵还恨不得把它们都剁碎,还有他用装水的葫芦,很想把水倒出来一寸寸地摸,一直到最后,确定没有夹带了才让他进入二门。

到了二门检查还是很严格,不过没有头门花用的时间长,毕竟朝廷有诏令,如果二门搜出夹带,头门没有搜出的士兵就要倒霉。

等搜检完后,顾青云已经冷得咯咯直响了,不用看都知道自己脸色发青。

好不容易缩头缩脑地走到自己的号房,顾青云第一件事不是去擦灰尘,而是马上点起炭盆,等木炭开始散发出热量时,一股暖意终于袭来,要不是还有理智在,他几乎想把炭盆抱进怀里了。

呼——好舒服!顾青云把双手放在炭盆上方,恨不得贴在木炭上,感受着暖意,情不自禁地呼出一口冷气。

等身体稍微暖和后,顾青云把东西一一整好,接下来就无所事事了。

郁闷,自己这次还是那么倒霉,每次都是子时入场,现在估计才半夜两点钟,此时正是最冷的时候,实在是睡不着啊。

算了,先把风炉烧起来,煲一碗姜汤喝吧。

虽然天气寒冷,但顾青云觉得,只要有木炭和风炉在,还是可以勉强忍受的。他想起之前春游或和其他认识的举人见面时,大家的第一句话就是交流使用风炉的心得,还有个无聊的友人把怎么点燃炭火、怎么合理使用风炉、怎么节省木炭写成一篇几千字的文章,结果竟然受到众人的吹捧。

以后谁跟他说读书人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,他一定要反驳。只要经过乡试和会试,这些举人几乎个个都是烧炭小能手,相信都能做出可以勉强饱腹的食物。

好不容易等小小的号房有点点温度了,顾青云喝完姜汤后,看了看床铺,想了想,就把炭盆就放在床脚那里,他睡觉还算是比较安分的,应该不会把脚伸进去吧?应该吧。

结果等他蜷缩在床上开始睡觉时,却发现向往温暖是人类的天性,他的脚真的不知不觉地凑到炭盆边,冷不丁把他烫了一下。

我靠!万一睡着了不小心把自己的脚烤熟了怎么办?顾青云没办法,看了看地面,才三年时间,号房的角落就已经生了苔藓。不说有没有蜈蚣、蟑螂之类的,单是地面冷就足以让他打消把床板铺在地面的念头。

罢了,安全第一,还是放在床底下。

这来一搬动,顾青云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,就是感觉冷。不知睡了多久,等感觉更冷的时候,赶紧爬起来重新把炭盆点上,这才又躺下去。

第二天早上,他全身酸痛地醒来,精神不振。这一晚上都听到别人的脚步声,睡得很不踏实,骨头缝里都觉得有一股冷气往里钻。穿得不暖和,离炭盆又有段距离,顾青云只觉得浑身发冷。

早饭毫无意外是冷的,两张烙饼已经变硬,幸好有风炉在!啧啧,真该感谢朝廷对他们的体恤,要不然该怎么吃啊。

顾青云发现自己有受虐的倾向,官府稍微对他们体贴一点,就觉得对自己真好,难道自己被洗脑了?

他没再想,试卷来了。

第一天考的是四书里的经义题,他赶在交卷前做完了,题目难不倒他,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学业长进了,还是这次的题目比上次简单,反正顾青云觉得自己写得很顺,要不是因为寒冷,手写一会就冻僵不灵便,他肯定能做得更快。

顾青云突然觉得即使大家都有火盆,可因为衣着单薄,该冷的还是得冷,这次考试最大的困难除了抵御寒冷外,其实还要看速度!

是的,思考的速度,做题的速度!要求他们脑袋灵活,能很快想出答案,然后把答案工工整整地抄到正式的试卷上,字迹一定要尽量写到最好。

尤其是寒冷,他们得时不时地站起来跺跺脚,搓搓手,还不能让脚边的炭盆里木炭灭掉,得时时注意,及时添加木炭。

加上题量大……经常得分心,顾青云突然觉得前景不妙。

有些人可能越冷就越精神,脑子转动得越快,思维敏捷,有些人正好相反,只要一冷,就恨不得冬眠,脑子就跟冰块一样被冻僵了,什么都想不出来,只想着找个暖和的地方待着。

看来这次南北两边的录取名额应该不会相差很大吧?貌似北方的人更抗冻一些,不过南方很多人都是学霸啊。尤其是苏州的谭子礼更是如此,书香门第出身,大儒的弟子,苏省的解元……一连串的头衔让人赞叹不已。

苏州自宋朝以来就是出进士、甚至是状元最多的地方,有“状元窝”之称。这次会试前大家都觉得谭子礼肯定能中,还会名列前茅,也许还会是第一名的会元,毕竟苏州的文风实在是强大,谭子礼本身的实力也足够。

祈祷那小子也被冻成狗吧?顾青云暗暗想着。

随即很快就抛却这些无用的情绪,只要自己能保持思维活跃,头脑清醒就好,自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才行,别人的事不用想。

别人不能控制和影响,就只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。

顾青云这么一想,就努力把自己刚才的想法灭掉,开始默念《金刚经》和《心经》,慢慢的,心情就真的平静下来。

没有和隔壁君聊天,顾青云喝了一口枣酒后就开始睡觉。

第二天是算学和诗赋,这都难不倒他,虽说算学的题量增加,但还是很顺利做完了。只恨算学出得不算难,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优势。

倒是诗赋题自认做得不错,只是看到这道“终南山余雪”就不好受,本来天气就够冷了,还要他们写这种有关“雪”的诗,虽说是身临其境,但一直都在抖脚的自己心情是悲愤的。

第一场考试顺利度过,大概是他的抵抗力增加,顾青云发现自己只流点鼻水,头没发热,没有其他受寒的迹象,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。

还好,还在承受的范围,不过想到接下去的六天,他就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撑到最后。

只希望自己锻炼十几年的身体抵抗力再好一点。他这次是把一瓶枣酒喝光了御寒的,要知道上次会试九天都没喝完一瓶。总的来说,这次比上次冷很多是肯定的,尤其是昨天和今天,好像处在冬天一样,温度下降了。

三月十一日早上出场的时候才发觉有一部分人在不断地打着喷嚏,还有人已经受寒了,面色潮红,双眼朦胧,走路都要士兵搀扶着。

不过外面竟然有个好消息在等着他们。

朝廷今日又下了诏令:“今年会试举人,进场时天气尚寒,皮衣可任选其一带用,只皮衣去面,毡衣去里。其所需大小板凳俱准带用,但只可用单层板凳,不许用双层夹底。其他搜检之人仍照例搜检。”

天啊,太好了!可以穿皮衣了!

众举人个个不顾体统地欢呼起来,好吧,虽然规定皮衣要去面,毡衣要去里,但可以穿皮衣或毡衣啊!虽只说能穿一件,但比起以前只能穿单衣真是暖和多了。

大伙儿真心地朝着皇宫的方面拜拜。

皇帝体恤咱们啊,感动。

只有那些病得昏昏沉沉的举人泪流满面,怎么就不早一点公布?要是早三天他们就不会生病了,所以现在到底是继续硬撑着考还是不考?真是太折磨人了。

出来后,被冷风一吹,再一兴奋过后,顾青云就变得昏昏沉沉的,直接从马车里睡回方宅。

这情况让家人看了吓一跳。

结果大夫看过后,说顾青云的身体还好,只要按时吃药就不会有什么大事,大夫还感叹他的身体健壮,问题不大,如果是其他人肯定要多吃几天药。

简薇一听,终于放下心来,开始去张罗着饭食和煎药。

方仁霄赶紧派人去看方子茗,知道他情况也不错后,大家才放下心来。

“老师,陛下怎么突然改主意了?”顾青云换下衣服,喝完药汤后,就抱着汤婆子全身蜷缩在厚厚的棉被中。至于洗澡?这么冷,当然不洗了,受寒了怎么办?

事先就说过,他住在前院,怕自己感染风寒会传染给小石头,所以方仁霄才会坐在他床前。

方仁霄微微一笑,看了简薇一眼,道:“昨天天冷,陛下还到御花园赏梅,结果被风一吹,龙体微恙,今天早朝打了几个喷嚏,接着就下旨了。这事你们知道就行,不要传出去。”只要宫廷不特意封锁消息,皇帝的一些言行很多大臣都会很快知道,然后开始揣摩皇帝的心思。

特别是这次皇帝没有掩饰的情况下。不过也不知道谁给他出主意,提出皮衣去面,毡衣去里。这样的确可以有效防止夹带作弊。

顾青云听说皇帝有风寒的预兆,不知为何就是觉得心情很爽!

实践出真知啊,你穿那么多在御花园站站就感冒,想想他们在号房的环境,还能活得出来真是不容易。

当然,这也说明他们活得比较粗糙,这样的折磨都能活蹦乱跳。

三个晚上都没睡好,顾青云强撑着说了几句话,再问起小石头,知道除了想念自己外,一切都好,他就呼呼大睡了。

好累!

这一觉直接睡到傍晚,中午被简薇叫起来喝了一次药,吃了一碗肉粥后,他又继续睡。现在是傍晚,还是被简薇叫起来,要吃晚饭了。

大概是药的作用还是睡足了,顾青云发现自己的精神很好,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,心情就好起来。

他先和小石头隔着门说几句话,连氏在旁边看着小石头。

“爹爹,你这几天都去哪了?”小石头奶声奶气地问道,吐字清楚。

“爹去考试了。”顾青云耐心解释了一遍,怕他在外面冻着,赶紧让他回后院去。

“夫君,你先来试试这个皮衣合不合适?”简薇怕他又开始睡,连忙说道,“现在城里好一点的皮衣都被抢光了,我们往年都是穿棉袄,没有穿皮衣的,好不容易才抢到一件好的。”

顾青云试了试皮衣,竟然还大了点。

“我是按照你半个月之前的尺寸做的,没想到夫君竟然瘦了,这才半个月的时间!”简薇眼睛微红,道,“会试真的太折磨人了。”

“想成为人上人就得如此。”顾青云看得开,细看那皮衣,没有外面一层布会有些透风,不够保暖。

不过比起单衣还是好多了,他已经满足。

结果第二场入场搜检时,竟然有人被搜出夹带!

被发现的老年举人已经面如死灰,瘫软在地。

看着那一张写满字的密密麻麻的纸张,应该就是传说中的“袖珍书”,

纸上这些小楷字每字高不过三毫米,可以形容其字小如粟米,笔细如悬针。

虽然不关他的事,可是顾青云还是觉得很难受,举人的功名已经算高了,一般可以衣食无忧,可考会试时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,想走捷径。

本朝对会试作弊的查处非常严厉,按照本朝律例,科考舞弊者,轻者罚款,重者要戴枷三个月示众,杖责一百,剥夺功名,最后发配到边疆充军。如若发现有印刷与科举考试有关的“袖珍书”者,则会株连三族。

看着那袖珍书,顾青云知道又一批人头将滚滚落地。

皇帝这才刚体恤他们受寒,让他们穿皮衣进场,转眼就被打脸,顾青云只觉得寒风吹过,全身变得更冷了。

(以下是正文部分,有6000字,是收点数的,作者有话说不收点数,24小时内会替换同样多的字数,到时不会再扣一遍的)

请支持正版阅读,晋-江-文-学-城首发。

买到的读者不要着急,到了更新时间我会进行替换的,给大家造成不便非常抱歉。

洪正十年,越阳郡,林山县,林溪村。

三月的林溪村阳光明媚,草长莺飞,绿水淙淙,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。村外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在辛勤劳作,村子里此时炊烟袅袅,鸡犬之声不绝,一派恬淡平和的农家景象。

村尾的顾季山家,庭院内的一名幼童突然悠悠地叹了口气。

这名幼童,小名栓子,大名顾青云,他看着庭院内的桃树和李子树盛开的花儿再次吐出一口气,身边半大的小黑狗也汪汪叫了一声。

顾青云看了小黑一眼,不理会它甩得飞快的尾巴,坐在小凳子上再次出神。

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四年了,他是传说中的“胎穿”,早产儿,才7个多月就出生了,以古代的生活条件,可想而知,他能长这么大是多么不容易了,要不是他有成年的芯子,估计真的活不过去了。

以他现代的标准来看,他生长的顾家真的是太穷了!

最重要的是,他这一世是男的!男的!男的!

因为事情很重要,所以要说三遍。

前世她父母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异,作为拖油瓶的她跟在外婆身边,离异的理由是她身为一个女娃,不能传宗接代。她父母都是当地市里单位的人,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严,在不能生二胎,又舍不得工作的前提下,最后牺牲的只有她了。

爷爷奶奶不喜欢她,爸妈也不想带她,影响找第二春,最终也不知道怎么协商的,她妈为了一笔抚养费才答应接手,离婚协议书一签,她就从市里被送到村里的外婆家。

外婆对她还不错,毕竟她只有妈妈这么一个女儿,现在独自一个人居住,有个外孙女在一起也有个寄托。可以说,活到二十几岁,她只在外婆身上感受到什么才叫亲情。

就这样慢慢长大,和父母每月的联系只有那一张卡里打入的数字,等她到市里读高中的时候,才第一次踏入爸妈的新家。

她爸妈离婚后很快各自再婚,这次两人还是生了女儿,这个消息当时令小小的她非常高兴,她还以为他们还会再折腾呢,可惜这次不知为何,两个家庭都继续地生活下去,没有分开。

年幼的她曾经很不解,现在想来,大概是有感情吧,没感情的话什么都是借口。而她,身为没感情的产物,两家人都很不待见她,妹妹们也没有把她当成姐姐。

大家相处得很不愉快,她没有受虐的倾向,之后再也没上过门。

父母给她提供的抚养费只到十八岁,她学习很努力,高考考上本地一所重点大学,大学办理了助学贷款,生活费可以靠自己打工得来,勉强可以完成学业。外婆那里虽然要给她钱,可是她哪里忍心要,她年纪大了,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养老金。

磕磕绊绊完成学业后,一毕业就考上了当地乡镇上的政府公务员,当时想着可以离家近照顾外婆,没想到好日子才过了两年,外婆摔了一跤突然离世,她办完丧事后,伤心过度,昏睡过去后就莫名其妙到了这里。

幸亏她在那个时空没什么牵挂,助学贷款也还完了,攒的钱也给外婆办了丧事,没给其他人占便宜。

没办法,如果她死后还留下一大笔遗产,那她肯定会死不瞑目的,她可不想把东西便宜那些所谓的“亲人”。

在这边出生后,身子骨弱,她全身都疼,特别是脑袋,当时她还残余着一些前世的记忆,所以吃起东西来特别乖巧,无论是奶还是药都照吞不误,只偶尔弱弱地哭几声,装一下婴幼儿的行为。

就这样,她长到了四岁。

重新学习语言后,顾青云还是没有摸清现在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,只留心大爷爷顾伯山曾经说过现在是洪正十年,这里是越阳郡林山县林溪村,其他的就不知道了。

林溪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,村子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,二百多人,这里的地域偏僻,应该是在南边,具体的以后才能慢慢打听。

林溪村不是同姓居住,是由顾、苗、李三家大姓混合而居的,都是从外地迁来的。

十几年前,江南遇到百年难遇的洪水,良田被吞噬,房屋倒塌无数,百姓和牲畜被淹,大灾过后有大疫,活下来的人就更少了,当时可以说得上是十室九空,大家都逃荒去了。

这场大水直接把一个朝代给葬送了,新建的皇朝才十年,现在才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。

当时朝廷鼓励百姓在林山县开荒定居,还有优惠条件,三年免税,第四、五年半税,之后才正常交税。据爷爷说当时他们的家乡已经被洪水和泥石流淹没了,干脆就响应朝廷的号召,直接在新成立的林溪村安定下来。

爷爷的哥哥顾伯山是童生,直接被任命为村长,这也是顾家没有喊着要回乡的理由之一。

于是,在本地安居下来后,顾家经过一系列的建房、开荒、买田,家资所剩无几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幸亏本朝新立,现在是鼓励农桑,轻徭役薄赋税,大家日子还勉强过得去。

顾青云刚开始变成男的还觉得生不如死,虽然前世不懂事的时候还恨过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,但她也没想过有一天真的会变成男孩!

不过自从有一次她见到本村的一个小女孩被家人卖给人牙子,她的父母在一边笑着数钱后,顾青云就不寒而栗。

幸亏自己是男孩,一般而言,男孩总不会被卖的,要卖也不会是第一个。

他暗自庆幸。

在这个和古代类似的朝代,顾青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,他本来还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哥哥的,因为一场风寒就去了,他母亲因为伤心走路不注意,摔了一跤后早产了,大夫说以后也很难再生育了,幸亏他是男孩,要不然这个家指定不成样子。

他家现在是三代同住,户主是爷爷顾季山,现年47岁,农夫兼职木匠,偶尔有一定的外快收入。

奶奶老陈氏,46岁,泼辣能干,在家里除了爷爷,其余人等都要听她安排。

老两口生有三子一女,小儿子还没成家就因为瘟疫去世了,女儿嫁人后因为逃荒现在也不知所踪,还没联系上。

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在身边,大儿子是顾青云他爹顾大河,今年26岁,娶妻小陈氏,生有二女一子。

二儿子顾二河,今年20岁,娶妻李氏,生有一女,现在李氏正在怀孕中,已经三个月了。

所以在孙子一辈,顾青云就是唯一的男孩,他在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,绝对是爷爷奶奶和爹娘的宝贝疙瘩。

其实,顾青云早产下来后,因为身子骨不好,花了不少钱,几度发烧都差点丧命——即使他一直很努力保重身体,可家境就摆在这里,药都差点吃不起了,幸亏大爷爷顾伯山借钱给他看病,中间顾青云差点被爷爷奶奶放弃了。

因为他一岁的时候,二叔生了个比他健康许多的儿子,当时爷爷奶奶的重心就转到堂弟那里了,花在他这里的银钱就少了。幸亏他还有一个好爹娘,幸亏他娘不能生了,对于家里唯一的一根独苗,顾大河夫妇看的跟眼珠子似的,顾大河一有空就到镇上打短工,小陈氏拼命地在家织布,赚来的银钱都给他买药吃。

家里本来赚的银钱要交公的,但对于顾大河夫妇俩的行为,爷爷顾季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没说话,家里就不再提。

顾青山非常珍惜自己的小命,即使这个朝代有这样那样的不好,他都想好好活下去,难得有这样的机缘可以重生,能在三岁的时候全部记起前世的记忆,他一定要好好珍惜,保重自己的小命。

特别是他的小堂弟在一年前去外婆家,一不小心染病,回来还是不治而亡后,他就深刻地领悟了一个道理:管他是男是女,活得久才能拥有一切。

“哎哟,爷爷的小乖孙哦,怎么坐在这外边,吹风了怎么办?”正在沉思呢,就听到了爷爷熟悉的声音传来,自己的小身子也被举高起来投入一个满是汗味的怀抱。

“爷爷,你回来了?”顾青云惊喜地叫出声,吧唧一下亲在他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上,奶声奶气地说道,“爷爷,栓子好想你,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啊?”

“爷爷去田里除草啊,栓子今天做了什么呀?”顾季山一边抱着他,一边往堂屋走。

“喂鸡,吃饭。”顾青云回答道,见后面还有一群人,就一一打招呼,“奶奶,爹,娘,二叔,二婶,你们回来了。”

被叫到的人都露出了笑容。

到了堂屋后,顾青云被放下,还被逗着说话,其他人就到院子的水井那里洗干净身上的泥土了。

“一身的汗味泥土,你就敢抱我的小乖孙,赶紧去洗干净。”奶奶老陈氏一把把顾季山推开,自己则蹲下来柔声问道,“栓子,今天早上起来你大姐给你蛋羹吃的没?”

“吃了,都吃光了。”顾青云郑重地点点头,这是他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呢,当然要吃完了。

第2章打算

“好好好,能吃就好,咱们栓子是个有福的。”奶奶老陈氏摸摸他的脑袋,满脸慈和。

顾青云故作懵懂地点点头。

家里只有他每天早上能吃一碗鸡蛋羹,这是给他补充营养的。

“爷,奶,吃饭了。”就在这时,九岁的大丫清脆的声音传来,她相貌清秀,面色微微发黄。其实不止是她,村里人都是这样,面黄肌瘦的。

顾青云来这里后才发现以前看的电视,里面的人很多都是穿着长衫或长裙的,可他现在见到的都是穿着裤子和短褐的老百姓,要不是衣服样式不同,他都觉得和现代的差不多了,女子的衣裙也没有拖曳在地,只刚刚盖住鞋面,走路的时候还会露出鞋子的样式。

在他看来,老百姓要经常下地干活,穿着宽大的衣袍很不方便,所以这种短、窄的衣衫应该是劳动人民专属的,而且都是麻布织成。

在顾家,织布也是家庭的重要收入之一。麻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、吸湿、导热、透气性甚佳,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,外观较为粗糙,生硬。

大人们都是穿麻衣,只有小孩,特别是顾青云可以穿更加柔软的棉布,三位姐姐都是只有内里穿棉布,外裙还是麻布做成的。

村里唯一穿长衫的就是大爷爷顾伯山了。

大家洗好手脚后就围着一张长桌坐着,每个人面前都有两个大碗,一个准备用来装菜,一个是装饭的。

这时,小陈氏和大丫就抱了三个有脸盆那么大的盆子出来,这里面就是红薯饭、青菜和野菜混合,水煮黄鳝。

老陈氏轻咳一声,拿起勺子开始分饭菜。

是的,顾家就是分餐制,用老陈氏的话说,大家一起吃的话都会一窝蜂地夹肉菜,你争我抢的,显得很没有教养。

分好了饭菜后,你爱怎么吃就怎么吃。

在顾青云看来,他奶奶应该是享受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,听话的就给多点,不听话的就给少点。当然,大多数情况下,都是爷爷、爹、二叔三个主要劳动力饭菜是最多最好的,女眷就少很多,特别是三个姐姐就更少了,只刚够吃饱。

分完饭菜后,大家开始慢慢吃了,这时候,顾青云碗里就会有爹娘夹过来的黄鳝肉。

“爹爹,娘亲,自己吃,你们辛苦,我不辛苦。”顾青云摇摇脑袋,用小手挡住碗口。其实,他的小碗里也是黄鳝居多,几乎没有多少青菜。这是他奶对他的偏爱。

“我喜欢吃青菜,给我青菜就可以了。”现在是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,青菜还没长好,村里人都是和野菜一起混合吃的,有蕨菜和荠菜,野菜虽然做得口感不好,但营养很丰富。

大家一副“这小孩怎么那么懂事啊”的欣慰神情。

顾青云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接受爷爷奶奶和爹娘的馈赠,实在是他们干的活多,万一吃不饱干活累出病了,他怎么办?在这个家里,在他还没长大之前,他能靠的就是他们了。

至于三位姐姐偶尔投过来的羡慕眼光,顾青云就无视了。

吃完饭后,老陈氏就宣布二婶李氏下午不用去田里干活了,留在家里做饭就行。

其他人都没有意见,毕竟李氏已经怀胎三月了,这次怀像不是很好,今天拔草弯腰的时候就不舒服了。

刚刚吃饱饭,干了半天的活,大家都会回自己的房里歇一会。

林溪村是七山一水两分田,水田少,山多,荒地多,那些荒地都被些石子、野草覆盖着,所以大家分的宅基地也大,村子里现在人口又少,所以每家每户的占地面积都挺大的。

顾家也不例外。

整个农家小院是坐北朝南,分有前后院,都是用篱笆围成的,还围着种了一圈的枸杞树、金银花树,还有当地的一种荆棘树,荆棘树上的叶子和树皮都是刺,可以有效地抵挡牲畜,后院因为靠近山,就多围了一圈的木制栅栏,又种了一圈当地的绿竹。

小院门口对着的正房有三间,左边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,还隔了一个小房做仓库,中间是堂屋,是待客和吃饭的地方,右边是厨房。

左右厢房就是顾大河和顾二河住的地方,都是三间小房子。

房子都是泥瓦房,本来屋顶是茅草的,自从一年前顾青云的身体不再需要吃药后,家里就存钱把茅草屋顶改成了瓦片,这样一来下雨就不会老是漏水了,整座农家小院看起来也规整了不少。

据顾青云估计,整座院子占地面积有七八百平方米。

顾家人很是勤快能干,后院是茅房、粪坑、猪圈、鸡笼、菜地,前院就种了葡萄、柿子树、桃树、李子树、枣树等各种能结果的果树,都是从山上移植下来的,多年来,要想吃水果就只能指望院子里的果树争气了。

现在果树都长大了,每年还可以拿到镇上卖,多多少少有点收入。

住的地方没有矛盾,离得比较远,所以大家可以说些悄悄话。

此时,顾青云还和父母睡在一起,他的大姐大丫和二姐二丫住在隔壁。

“哼,娘就是偏心弟妹,我怀栓子的时候还一直下地干活呢,大丫差点就生在田埂上了,现在才三个月还没显怀了,就说干不得活了,真那么娇贵的话,嫁给我们家干嘛?不会嫁到镇里?”小陈氏回房后就开始愤愤不平。

二婶李氏是隔壁村的,娘家有四兄弟,唯独她一个女儿,是四年前进门的,因为有娘家有嫁妆,刚开始还和小陈氏互别苗头。小陈氏是老陈氏的远房侄女,关系也不是很亲近,但小陈氏嫁过来后,当时只有她一个儿媳妇,还是过了一段婆媳相好的日子,可自从李氏进门后就不一样了。

特别是在顾青云大哥夭折,顾青云身体不好的时候,即使老陈氏表面上是一碗水端平,但小陈氏还是觉得爹娘更偏向二房。

小陈氏和老陈氏的娘家都不在本地,当时逃荒的时候也失散了,现在还没能联系上。

“娘这也是为了孙子。”顾大河把正在房里绕圈圈的儿子抓住,准备把他放在小床里睡觉。

顾青云郁闷,他明明正在饭后散步好不好。

“孙子?孙子,哼,谁知道一定能生孙子?要不是弟妹那年回娘家非要带儿子回去,还染病不治,你瞧吧,现在的顾家哪有我们这一房站的地?我一想到那年冬天栓子和二娃子同时发烧,娘和弟妹坚持要大夫先给二娃子看病我就心寒,明明我们栓子比二娃子病得还要严重。哼,不就是看我们栓子身子骨弱吗?结果最后活下来的还是栓子。”二娃子就是二房夭折的儿子。

“好了,你别在孩子面前说这些。”顾大河看见眼睛亮晶晶的儿子就头疼,忙叮嘱道,“儿子,你娘说的话不要说出去。”

顾青云猛地点头,小手捂住嘴巴小声道:“我谁也不说,爷奶也不说,我知道爹娘是最疼我的。”

“我儿子就是聪明。”小陈氏很是欣慰,搂着他道,“在外面你就和你爷爷奶奶亲近点,但不要什么都说出去。”

顾青云点点头。

“你弟弟看起来是憨厚老实,可最后不也没意见的,大夫还说了,要不是他来早一点,栓子就救不回来了,当时大夫还是你去背回来的呢。”小陈氏下结论,“反正,我就希望弟妹这次最好生个女儿。”

顾大河叹了口气,这又不是由他们说了算。

“栓子他爹,我想了想,为了栓子以后过得好一点,还是得用点手段。”小陈氏突然小声道,见顾青云已经躺在小床上闭上眼睛了,就给他盖上小被子,现在还是三月份,天气还有些寒冷。

“什么手段?”

“你觉得我们栓子怎么样?他很聪明的,你教他写自己的名字,多久了他都没忘记,平时学数数也很快,大丫都没他记得快。”

顾家在前朝是个小地主,有两百亩地,当时为了供养顾伯山读书就卖了一百亩,为了最大限度占便宜,当时顾伯山在学堂里学了后就回来教给弟弟,所以顾季山是懂一点字的,他生了儿子后也把自己记得的字教给两个儿子了。

所以顾大河也会写几十个常用字,在顾青云有意识的诱导下,也把自己会的字教给他了。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刺客之王 高考以后,我才重生 安然时光顾 从香江开始崛起 末日重生 醉三千,篡心皇后 反派肆意妄为[快穿]